正文 26我们渐渐感受到了危机

作品:《蠢蠢欲动

    因为多了一些青年教师的加入,学校渐渐有了许多活力。

    张少奎担任了团支书,他大胆地开展了许多活动,羽毛球比赛,象棋比赛呀,班里文艺晚会,学校元旦晚会之类的活动……很多人都看好他,认为他将来会成为一个校长。

    王明因为是大专,在学校的学历最高,所以一开始就受到重视,在三年级担任政治课。王明对我们也开始有点傲慢,鄙视我们是小中专。梅岩峰和我也不客气,总是嘲笑说他是块大砖头,我们只是一块土坯而已。但我们私下里暗自加油,我的自学大专考试已经过了一半,梅岩峰便借了我的书,跟着我考起自考来。

    自学考试一年两次,分别在春秋天举行。我们也常常借这个机会,到洛水市跑跑,借着洛水这扇窗口,多看看外面的世界。每次去洛水,都会看到它的变化。但总是来去匆匆,毕竟曾经在这里生活过,感觉依旧很亲切。

    原先的同学多已失去联系,只有本县和几个男生还勉强联系着。后来有的同学开始成家,也就渐渐失去了联系的兴趣!

    我们的窗口太小,我们对外面的世界一点也不熟悉。我们学校又没有报纸,也没有电视,想要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,总是很艰难。所以每次到洛水,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在这里住上一两个晚上,看看电影,看看新城,感受感受外面的空气,回去后就常常向学生们炫耀一番,很多学感觉生更加新奇,总是央求我们能带他们出。

    但是我们没有那么钱,校长也怕担责任,所以并不支持这种想法。

    但是政治的活动则时常参与。那年,我们县里发生了几起案,犯案的几名青年就在邻乡茂店镇,性质特别恶劣。据说七八个男孩子夜里经常四处逡巡,遇到女人就上,有几十人受害,其中还有一名初中女生。一时间群情震怒,领导更是认为不杀不足于平民愤,于是召开公审大会,公审之后全县巡行示众,然后处决。改革开放以后,各地的组织纪律性大大削弱,一些青年农闲时期无聊,就开始无事生非。为了教育群众,乡里就组织学生观看,于是我们就带着学生步行七八里到了乡政府。一方面受教育,一方面表示坚决拥护上级的决定。我们在街头等了许久,巡逻车和刑车终于开来了,前面一辆警车开道,后面跟着几辆大卡车,卡车车棚上还装模作样地架设了一挺机枪,有许多持枪的武警和警察,几名强奸案犯脖子后插着高高的牌子,还有几名盗窃犯纵火犯之类的案犯胸前挂着牌子陪同示众。后面又是几辆警车,一路警灯闪烁呼叫而来。汽车没有停留,很快驶去。一些勇壮的乡民骑着自行车,想要追上去,一路跟着看个究竟,但没多久还是回来了,汽车跑的太快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据说事先等候在行刑地,目睹了枪决犯人的经过。每个人都很兴奋,目光总闪烁着奇异的光。

    文革虽然结束几年了,但各种大会还是很多,比如植树造林大会,学雷锋大会等等,名目很多,领导们总有讲话瘾,人少感觉不过瘾,于是常常让老师们参加凑数,如果还嫌人数少就发动学生参加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劳动,比如每年的植树造林,铺路挖沟,动不动就要发动群众,搞人海战术!大有红旗招展,人山人海的势头!

    但是,这种活动渐渐少了,因为上头风向变了,大家都在争当千元户万元户,领导们也开始忙着抓经济促税收了。

    我们的工资也在悄悄地提升着,先是三十多样,后来七十多元,一百多远。民办老师的工资一直不见张,还是几块钱,一些原先的同事渐渐感觉到了压力,不但来自经济,还来自我们,这两年各类毕业生越来越多,他们渐渐感到了压迫。于是,一些人民办老师开始辞职,外出打工去了。

    经济发展了,各地好像都在招收临时工,现在已经用不着找门路批条子了。

    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