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27第二次相亲礼

作品:《蠢蠢欲动

    父亲等我许久,还不见我有任何迹象,再也沉不住气了,又开始四处托人帮我说媒。我已经过来二十三岁向二十四岁迈进,农村中很多像我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差不多都结婚了。父亲害怕我像大伯的儿子一样过杆儿,最后成为光杆司令,很是着急。

    这时,曾经帮助过我的表叔再次来到我家,给我提了一门婚事。对象竟然是曾近教过我的物理老师兼政教主任杨老师的女儿。

    杨老师一脸包公脸,样子很严肃,他管理学生很严,教学水平也很高,虽然我是好学生,但心里对他还是怯怯的。他有一个儿子和我们同级,也算认识,关系还不错。对于这样的人当我的岳父,还有曾经要好的同学变成了未来的大舅哥,心里很是踌躇。

    但父母和姐姐都很喜欢,主要因为女孩虽然是民办老师,但很快就转了正。再说华老师关系很广,将来说不定可以让我借此提高一步,或者可以调出去当个干部,这大概是表叔自然的意思,所以我也没有太多的反对。我们依然男女双方没有见过面就举行了相亲礼,因为女方的父亲也就是华老师很满意我,又是表叔做媒,错不了的。所以这一次主要是走形式。

    因为是恩师女儿的关系,相见礼的时候我更加“正经”,连手也不敢摸一下,就匆匆交换了信物,走了出来。印象中女方个子中等模样一般,但父母姐姐还是很满意,主要是对女方的身份满意,毕竟结婚以后我们再也不必面朝黄土背朝天了。如果我娶了一位农家女孩,在我们这种情况叫“一头沉”,婚后生活依然不轻松。

    此后我们便开始了行走。

    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,相亲礼之后至少要行走两年。逢年过节的时候,比如春节,小满,中秋,还有女方家里的庙会,一年至少四次,男方要带着丰厚的礼物去看未来的岳父岳母,自然也看看未来的媳妇。当然,女方一般也要回访,不过礼物要少得多,每次来的时候公婆还要给见面礼。总之,女方大多也趁这个时候向男方索要一些财物,这自然也是女方父母的意思。女儿好不养大了,却成了别人家的人,不捞回来一些补偿实在有点不甘心。所以,这两年行走是考验期,一方面看看男孩的性情如何值不值得托付终身,一方面还要考验男方家庭的表现,如果男方表现不好,太抠门,女方也可能会反悔的。女方反悔,这对男方是很不利的事情,影像男方以后的谈婚论嫁。即便女方不反悔,有时也会拖延婚事好几年。我们这里很多男孩相亲较早,常常要行走五六年后才准许结婚。行走的时候,也给男女双方提供一个机会,可以亲亲我我一会儿,但那时双方父母都很讲究门风,给的机会很少。最主要的机会是女孩回访的时候,男孩一般要送一送,一直会送很远,如果男孩机灵会看四下没人的时候,干点亲嘴摸胸的事情,如果再想深入禁区,女孩就不会答应了。还有就是农忙的时候,即使女方家不开口,男方也要过去帮忙。女婿也是半子,正是出力表现的时候,是不能偷懒的。有时候晚上也会住在女方家,但女方父母并不会因为你帮助了他们就会放水,对男女双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,而是更加紧防范,所以男孩的机会总体还是不多。

    我那时一身正气,也主要是还未开化,对男女之事表现的并不着急,所以表现的十分“正经”样子,非礼勿视,非礼勿言,非礼勿听,非礼勿做。我到他们家行走的时候,他父母也会安排我在她闺房小处,我总是和她离得很远,言谈之间只是一些兴趣之类的话题,也不多停留,吃过饭就匆匆告辞了。她来我家的时候,我也大多送她到村口的路上,然后挥手告别。

    我一直认为自己做得很“正派”,没想到几个月后,她竟然忍受不住我的“正派”,公然地提出给我分手。她父母没有办法,之得再次通过表叔向我们家表达歉意,送还了信物和彩金。我父母姐姐很生气,咒骂这个女孩很久,还推测这个女孩一定是因为转正后到县进修学校学习,被那个男人勾引了,鬼迷心窍,放着好男孩不要。

    我倒不没有太多生气,而是用我的方式用红笔给她写了一封断交信,信中详细叙述了我的思想和看法,然后把信寄给县进修学校。不久后,我们学校一位同样转正也在那个学校进修的老师回来找到我,转交给我一封信,还说她希望和我重新和好。我看都没有看就焚烧了她的那封信,我一直崇拜赵云所说的那句话:大丈夫何患无妻!

    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港台电影中那句经典台词:男人不坏,女人不爱!

    </div>